2024年以來,四川省隆昌市緊扣適應新時代黨員教育新部署新要求,積極探索構建“三項機制強基礎、三級施訓提質效、三類要素優(yōu)保障”工作體系,推動全市黨員全覆蓋培訓走深走實。
健全三項機制,做實流程管控
一是精準調研明需求。針對黨員所在不同領域,通過“線上問需+線下問難+入戶問效”等方式,分層分類形成鄉(xiāng)村振興、基層治理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等5大類89項培訓需求清單。二是備案審查強規(guī)范。推行市、鎮(zhèn)(街道)、村(社區(qū))三級培訓計劃備案制度,制定備案審查標準化手冊,明確培訓目的、培訓時間與地點、課程計劃、授課教師等把關標準,推動285個班次規(guī)范化實施。三是述學評學增成效。實施“個人述學+民主評議+組織評定”考評體系,采取“口頭+書面”相結合的方式述學,黨員集體評議,黨支部作出學習鑒定,評選標兵68名,有力推動“以評促學”。
聚焦三個維度,提升培訓質效
一是縣級普訓強示范。構建“1+N”教育培訓體系,組織部門統籌制定黨員教育培訓班次計劃,教體、衛(wèi)健、兩新、國企等領域主管部門協同開展轄內黨員集中培訓。二是基層輪訓全覆蓋。建立“年初制定培訓計劃+年中復盤培訓情況+年底推行送學補學”全周期培訓機制,各基層黨委通過專題講座等方式開展黨員集中輪訓,靈活運用“云端課堂+送學上門”模式送學補學。三是支部常訓促長效。落實主題黨日“6+N”模式,組織黨員學習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、過“政治生日”等,創(chuàng)新開展暖心助農、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,推動1179個黨支部黨員教育常態(tài)化。
優(yōu)化三類要素,強化資源保障
一是培訓內容特色化。圍繞“首課+黨性教育課+專業(yè)課”思路,形成四史教育和鄉(xiāng)村振興等系列課程體系,開發(fā)精品課程183門。二是師資力量多元化。采取“個人自薦+基層黨委推薦+組織部門遴選”方式,按照“專兼結合、優(yōu)勢互補”原則從黨員領導干部、黨校教師、致富能手、業(yè)務骨干等隊伍中,選聘政治過硬、能力突出、實踐豐富師資59人,豐富黨員教育師資力量。三是培訓陣地矩陣化。整合紅色資源,規(guī)劃黨性教育、文旅融合、鄉(xiāng)村振興三類紅色主題線路5條,串聯全市紅色陣地、產業(yè)項目等35個點位,全域化打造覆蓋廣泛、特色鮮明的現場教學陣地集群。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